繼7/15(三)主任課堂回饋後,我們因緣際會並且有幸聽到北梅國中林偉業老師的數學課。

對於課堂分組教學,我一直非常困擾。一方面擔心不說話或比較吵鬧的孩子分在一組會分心,一方面又怕如果靠靠自己分組會有貼標籤的現象。於是便向許主任做出討論。

與主任一方面有提供自身經驗,同時更建議我們有機會能夠進入數學老師的班級做課室觀察。

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們一行人於隔天便去看偉業老師的上課。我認為偉業老師的上課真的非常有趣,一開始於''上課地方''便有所突破--圖書館上課;而分組則採取''棒、虎、雞、蟲''來做小組分配。(答題加分方式為:棒+5、虎+10、雞+15、蟲+20)

後來有向老師詢問分配依據以及理由。老師向我們解釋說:分配是根據他們的成績作為標準,雖然看似有點像是在貼標籤,但是實際上這種方法並不是貼標籤,反而是促進孩子學習的一種快速方式。

這種方式共可以有同質與異質兩種性質存在:

同質:被認可為棒的一組(成績較好)可以透過回家作業的方式,來彼此互問對方,增加良性競爭,贏的人可以+20分

異質:雖然每組當中都有程度較好與程度較差者,但是程度較差者可以加比較多分,因此小組中程度好的人便會負責指導程度較差者,使其會數學題目,取得分數相對會較多

第一次聽到這個方法時,我覺得相當新鮮有趣,一方面能激發同學們的思考能力,一方面又可以透過凱勒計畫的方式,做同儕間的教學,無疑不是一個教學相長的好方式。

總而言之,這堂課讓我受益良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U201507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