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7/10第一周,課輔

 

  8號那天我去找了數學老師詢問該如何解決學生程度落差很大的問題,數學老師告訴我分班上課是最直接的做法,但若分班上課我們上補救教學的那個人就會無法上台練習,諸如此類的問題數學老師給了我們許多的建議但因為這數學老師並不是國一的數學老師,所以建議我能再去找國一的數學老師談談看。

 

  下午的時候我找到了國一的數學老師,並且大略的跟老師聊了一下他們的狀況,老師人很好也給了我很多的建議,告訴我可以用哪些題目去檢測學生的起點行為,並且要注意那些小細節,令我獲益良多,而當天晚上我也開始著手製作隔天早自修要給某幾個程度較差的學生的考卷。

 

  隔天早上學生們寫完後我並沒有馬上看了他們寫的狀況,因為有一整疊的講義要批改……只好到課輔前才看,並且準備題目給他們,結果真的開始課輔後卻又忙不過來,特別準備給後段學生的題目也準備太少導致中途還要跑去印題目,非常的混亂,也因此我體認到好好的準備是有多麼的重要,就算只是讓學生寫一些題目也是一樣的……

 

  國一比較躁動,不像國二已經受了一年洗禮,坦白說我對學生很吵很亂幾乎是完全沒有辦法掌控,當學生調皮我也頂多管他一下,而且不太會生氣,我一直覺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算是對學生也是一樣的,我們就算是現在大學上課也會突然亂起來,那我們憑甚麼去管教學生?不是說言教不如身教嗎?那既然我們無法做到,到底有甚麼資格去管教學生呢?我總是會想起上課所說的,老師需要極高的職業道德,那既然如此,我覺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正確的嗎?其他人總是覺得我太溫和,在學生吵鬧時就該罵他們,這樣真的好嗎?還是有其他的方法能夠突破呢?

 

  我總是想起大學某堂課的老師課時分享的,老師說他也修過教育學程,也到過國中任職,他是一位國文老師,但他脾氣很好,總是不生氣,就算學生欺負到他頭上來了,他覺得總是會有辦法感化學生的,但最後老師覺得他無法適應這樣的職業,因為周圍的老師都在體罰學生,也這麼建議他,但他做不到,他覺得教學生是可以不用使用如此極端的方式的,最後老師辭職了,然後當上了大學教授,我很喜歡這位老師,我深深地被這位老師的想法所吸引,我也是認為為什麼一定要打罵學生呢?我們是不是能用其他的方式去說服感化規範學生呢?我想我會花很長的時間摸索,但我能期許自己在北梅的這段時間能找到一些方向,並且慢慢地實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U201507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