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心得分享

 

7/13()是我第二次上台教課,比起第一堂課我又更緊張了一些,因為我希望自己的表現可以比第一次更好,把老師建議的地方做調整,其中,我最擔心的是:學生們會睡著,因為我又選擇一個極具挑戰的主題—標點符號。

比起其他,這是比較無趣的主題,所以害怕學生又一次的睡著,上一次學生會睡著,除了主題較深硬外,也有經驗不足的原因,當時我並沒有嘗試點名快要昏睡的學生回答問題,所以他們一個個的睡去,只剩下一半又多一點點的學生清醒,所以上次的經驗讓我警惕。

 

首先,我用故事引起動機,讓學生們對我們即將要上的內容有概念,以及更願意專注於課堂上,而這樣的改變,我覺得達到不錯的效果,雖然我說故事的功力還要加強,但是個不錯的起頭!這一刻,讓我深深體會到引起動機是多麼的重要啊!

 

然後進入正課,由於「標點符號」是他們國一時就上過的課程,所以我就以複習的方式,大致地講述一遍,並用句子做例證,從一些同學的反應來看,他們對於標點符號的熟悉度還算可以,所以也覺得應該不會有甚麼問題。但事實上,只是問題還沒浮現出來,要等到驗收課堂學習成果的練習題上,才看見問題!

 

正課後,我還安排了10分鐘的小組討論時間,讓他們進行有趣的「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標點符號斷句討論、練習,在過程中我發現了分組也是一門學問,如何分的好,如何分學生們不會覺得不公平,如何讓他們真正的參與討論,如何讓他們真正的達成團隊合作,這些都是需要一些功夫的。

 

而最後剩約五分鐘的時間,我出了五題的練習題,希望能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但其結果卻讓我出乎意料,收回來看他們的練習題,幾乎每個人都錯將近一半的題目或是有人根本就不寫,這樣的結果讓我蠻挫折的,覺得我教的內容對他們幫助不大,後來我深刻地檢討問題的來源,是我教得不夠清楚,還是他們不想寫,抑或是不會寫、聽不懂、忘記了等等,雖然現在還是不知道答案,但我想可能都有吧!

 

最後老師給我的建議是分組時要巡視全班狀況,讓每個同學都有事情做。可以每組選一個組長,先讓組員都寫答案,再交由組長整合,然後上台寫。

 

整體而言,我覺得教學過程比第一次流暢,而且學生也比較專注,沒有人睡覺,發言較踴躍,可是學習成效卻有點擔憂,之後可能會改變教學方式,把內容主題減少,講得更詳細,並花更多時間在學生實作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U201507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