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1336_846876722075051_825474611_n11793295_846876735408383_173524994_n11793153_846876742075049_698469268_n  

7/25(六)

今天是史懷哲計畫的倒數第六天。前面經過三個星期的授課磨練,外加諸多的觀課體驗,已漸漸熟悉講台,不再害怕或顫抖。

但是備課方面,我仍然覺得某些部分十分缺乏,例如:使課程上得有趣或者是在學習單的設計上,如何去做加深加廣的動作,這些對於我而言是具困難度的。

因此,在許主任的介紹下,我與上玲、秋蓉三人一起參加南投縣種子教師閱讀的研習會(於康壽國小)。藉由種子教師以課文、小組問題討論的方式,學到了三次閱讀、T型圖問答等形式,帶領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課文的內容。除此之外,種子教師在問題的設計上也讓我覺得受益良多。例如:如何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將整篇課文串聯起來。

雖然下午的時候遇到一問題讓我們這組思考好久,但是後來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國文並不是一個死板的東西,不需要因為制式的答案就評論孩子所答的是對還是錯,有時候看似錯的答案也可能是標準答案。

我十分同意這些話。從以往的經驗看來,我們的學習方式無一不是具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但是一旦有了標準答案,將禁錮孩子的整體思想,甚至是創造力,從剛上中文系我便有這種感覺。國高中時,連詩詞這種具美感東西,也被強加在ABCD的限制中。如果所有科目都變成如此,又何必來談理解甚至是創造呢?

最後,在文言文的教學上,我也從主任以及組長身上學到更多能讓學生理解的方式。有時試著讓孩子去嘗試、襖論,是最快能讓他們成長的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U201507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