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懷哲第3週

2015年7月20日

不包含帶課的話,這是我第3次上課了,因為上禮拜因緣際會的幫忙了國3的老師帶了2節課,所以對現在的我來說,上台已經變得不是那麼可怕的事情,相對的,我覺得還有些興奮。

        這一次上課帶的是固體壓力的實驗,該開始想說因為他們是完全沒有接觸過理化的學生,所以不會帶太難的東西給他們,於是就從生活中的壓力開始談起在慢慢的引申到壓力的部分;雖然大致上的課程早在一個多禮拜前就已經設定好了,但是在上課的當天早上我還是有點小緊張,因為我上的一直都是下午第一節的課程,由於下午第一節對他們來說幾乎都是剛剛睡醒的狀態,所以我總是不知道有哪些東西可以順利的吸引他們的目光,不過還好後來我用了上一次上課最後播的那首:科學方法歌來帶起他們的興趣。出乎意料的,學生們對於我的整個課程設計不敢說很有興趣,但至少反應熱烈,等這堂課程結束之後我知道,其實學生都是很單純很天真的。當你發現上課時怎麼大家都沒有回應時,其實應該換呈他們的角度來思考,學生們其實也不是故意想找碴,只是課程時在太無聊,所以以後在課程設計時稍微換個角度從他們的身上出發應該就可以設計出一個吸睛的教案了。

 

2015年7月25~26日

這是唯一的一個所有夥伴都沒回家的假日,承蒙會長的愛戴,所以決定在這兩天帶我們出去走走透透氣,我們的目的地是惠蓀林場,一路上會長也帶了幾個美國杜魯門大學的學生和我們同遊,順便做個交流,開開始我以為所有的外國人都是很好聊天跟接觸的,所以就想要主動找他們聊聊,但是因為與延的關係所以往往沒聊個幾句就中斷了聊天讓我覺得很尷尬,不過後來就想說算了一切隨緣吧,想聊天的時後自然就會聊了,這次出來後再次見識到會長的好人緣,不管去到哪裡都有會長認識的人,也都會給予一些方便,之後有一次跟會長聊天的時後有聊到,會長說:其實阿,我們這些留下來為第方的人並不是走不出去,而是覺得與其走出去向外發展貢獻給外面,不如向內發展,貢獻給自己的社區;在這裡有太多太多的記憶,每個角落都有我們曾經的影子,所以這裡絕對是直得我們留下來,為這裡奉獻的原因。

聽完會長得一席話讓我覺得格外的感動,的確現在大多數在偏鄉生活的人們因為城市的巨大心引力而離開了從小生活的地方,去外面發展,而自己原本的故鄉也因為這樣的青壯年人口出走漸漸變得更加的沒落,真的覺得在會長的身上學到了許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U201507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