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離別這天終究來了。剪裁著我在北梅四週的記憶,彷彿在夢中般,過度真實反而拉開了真實,顯得如此朦朧。我和北梅的學生,從陌生到熟悉,從記名字到牽手說心事,感覺一切來的太快太突然。而這一切,夢終該醒了。

     身為一個新手老師,我們的每一個學生,對我們來說就一個希望,希冀他們能從我們這兒獲得知識,希冀他們能學到更多課堂外的風景,更希冀他們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我們滿懷著希望得去認識這群來自山上的活潑孩子。第一週接觸到學生時,我們在短時間內同時發現了一個共通點,他們的各科能力急需加強。因此,我們每個老師表現的如此急迫,開會時也不斷地討論著要如何加強他們的基本能力。但也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在上課時,顯得嚴肅而急迫,希望學生在短時間內達到我們的要求;我們在認證時,變得嚴格而疏遠,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變得乏味而具有壓力。漸漸的,我們開始體悟到這點而嘗試改善,我們和學生除了師生關係,也培養了一種默契,讓學生在對我們的信任和信服下學習。我想,和學生的相處模式,我在這次的服務中,所學習到最大的收獲。

    離開的這天,我的內心百感交集。一方面慶幸終於得空回家,不需要再承受備課、上課的壓力,一方面自然捨不得這群學生。我們緊張著他們對於外面世界的不了解,擔憂著他們的競爭力無法和外界抗衡,但他們卻擁有了我們被參考書和考試壓跨的童年。他們很單純,我說錯字罰寫十遍,他們就把我寫得’’加油’’寫十遍,讓我在改學習單時哭笑不得;他們很體貼,會主動幫我搬椅子、拿攝影機,在老師們忙不過來時,更主動幫忙;他們很搞笑,在我心情不好時,強迫我笑,在我旁邊耍寶,他們就好像我的弟弟妹妹一般,我相信,這群本性單純而善良的學生,終會在他們的世界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而不需像我們一般,計較著凡人都在計較的得失。

    在北梅的四個星期,我和史懷哲的其它工作夥伴從不習慣到習以為常,從陌生到瘋狂的玩鬧,這群人陪著我一起朝教育的夢想前進。其實,我們都曾迷惘,在這個大環境下,每位教育界的前輩都警醒著我們,這一條艱苦而窄小的道路,我也一次次思考著繼續走下去的可能,畢竟,我對於管教學生還有很大的挫折感。但是,每次看著這群夥伴,我就會覺得,只要有一群人陪著一起努力,困難好像變得容易一點了。在這段時間,他們像家人一樣,包容我的脾氣、愛發呆、愛睡覺…….等,和我一起發瘋,一起拼命思考備課,一起完成每次的課輔,一起嘲笑彼此上課的糗事,這無數個「一起」讓我們成了一個默契絕佳的團隊,我相信,這將我們在這四年來,一段難以忘懷的回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U201507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